近日,由国网辽宁电力牵头研发的110千伏聚丙烯电缆成功通过最高导体运行温度110℃的预鉴定试验,成为国内首条通过预鉴定试验的110千伏聚丙烯电缆,这一突破标志着我国在国产高性能环保型电缆材料方面取得重大技术进展,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提供核心装备支撑。
本次预鉴定试验期间,对试样电缆系统持续施加109千伏电压,将电缆导体加热至110℃~115℃之间并保持至少2小时,随后自然冷却至少16小时,这样完整有效的加热冷却循环过程历经182次,试验全程未发生击穿情况,满足相关标准规定的指标要求,试验结果表明该电缆具备长期可靠运行性能,为聚丙烯电缆挂网运行提供了重要依据。
.jpg)
长期以来,我国高压电缆材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为解决核心电工装备“卡脖子”困境,实现全链条国产化替代与绿色低碳转型,研发高性能环保型聚丙烯材料及电缆成为关键。自2022年起,由国网辽宁电力牵头,联合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清华大学等单位组成“产学研用”创新团队,依托国家电网有限公司科技项目《110千伏聚丙烯电力电缆制造与应用技术研究》,历经三年攻坚,完成基于水相悬浮接枝技术的接枝聚丙烯电缆绝缘材料和屏蔽材料开发,并突破高稳定性能材料批量制备瓶颈。
同时,该项目聚焦材料熔融温度、流变特性、散热性能等关键参数,自主设计适用于聚丙烯电缆制造的生产线,精准控制模温机加热温度、冷却循环系统流量及应力释放,有力保证聚丙烯电缆质量稳定可靠。
.jpg)
“这不仅是一根电缆,更是电力行业绿色转型的‘动脉血管’。”项目执行人周榆晓介绍,聚丙烯电缆相比于传统交联聚乙烯电缆,耐温水平提高20℃,同截面电缆载流量提高10%,生产周期缩短30%,碳排放减少35%,可大幅降低电网运维成本。下一步,团队将围绕敷设、运维、标准等方面开展全链条研究,推动高压聚丙烯电缆在东北乃至全国的规模化应用,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注入“辽电科技力量”。
免责声明
尊敬的“电缆世界”网站访问者:
欢迎您访问电缆世界(以下简称“本站”)。在您使用本站提供的各项服务之前,请您仔细阅读并充分理解本免责声明的所有条款。您对本网站的访问和任何形式的使用行为即视为您已阅读、理解并完全同意接受以下条款的约束。
一、信息免责
本站致力于为广大用户提供电线电缆领域的专业信息、技术知识和行业资讯。本站所发布的所有文章、数据、价格、规格、图片等信息(以下简称“内容”)均出于善意,旨在进行行业知识分享和市场信息交流,仅供参考与学习之目的。
本站对上述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时效性或适用性不做任何明示或默示的保证。由于技术更新、市场波动及政策法规变化等多种因素,本站内容可能存在滞后或误差。因此,用户不应将本站内容作为做出任何商业决策或工程决策的唯一依据。任何依赖于本站信息而采取的行动所造成的一切后果,本站概不负责。
二、使用风险
用户在使用本站提供的信息时,应自行进行核实、判断,并承担所有可能存在的风险。对于因依赖本站信息而导致的任何直接、间接、偶然或特殊的损失或损害(包括但不限于利润损失、业务中断、数据丢失等),本站及运营方均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三、外部链接责任
本站可能包含指向其他第三方网站的链接(或称“外链”)。提供这些链接仅为了给用户提供更多便利和参考,并不代表本站赞同、支持或对其内容负责。这些第三方网站有其独立的内容和政策,本站无法保证其内容的准确性、合法性和安全性。访问任何外部链接所产生的风险均由用户自行承担。
四、知识产权
本站所有的原创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章、图片、图表、logo、版面设计等,其知识产权均归本站或相关权利人所有。未经明确书面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以任何方式进行复制、转载、摘编、建立镜像或用于任何商业目的。转载本站内容时,必须注明“来源:电缆世界”并保留原文链接。
本站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如果您认为本站内容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通过下方联系方式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
五、不承担担保责任
本站对网站的运营、服务的连续性、信息的及时终止或更正以及系统的安全性不做任何担保。本站不保证服务器不受病毒、黑客攻击等干扰,对于因不可抗力或无法控制的原因造成的服务中断或数据丢失不承担任何责任。
六、法律管辖
本免责声明的解释、效力及纠纷的解决,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任何因本声明或使用本站所引发的争议,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任何一方均有权将争议提交至本站运营方所在地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诉讼解决。
七、声明修改权
本站有权在任何时间,无需事先通知,对本免责声明的条款进行修改、更新或补充。修改后的内容一经发布在本站上即生效,并替代原有的免责声明。请您定期查阅本页面,以确保知悉所有最新条款。
感谢您的理解与支持。
电缆世界 运营团队
联系方式: 可通过网站底部“联系合作”等方式获取。
更新日期: 2025年9月20日
